腾远钴业301219SZ锂电池回收

来源:智通财经网

  年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延续去年高速发展的态势。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带动了产业链上一众的供应商们,尤其是占整车成本40%-50%的动力电池。据SNEResearch最新统计数据,去年,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量达到.2GWh,同比增长超过%,占全球总市场份额的50.3%。

  但即便去年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的装机量实现了巨大的增长,依然难以追赶上新能源汽车下游爆发式的需求,供不应求成为这一领域过去一年的常态。

  根据据创新联盟数据显示,年1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29.7GWh,同比增长%。装机量达16.2GWh,同比增长87%,其中铁锂装机占比54.8%,继续领先三元锂电池。“求电池若渴”,导致动力电池的上游原材料锂盐、钴等需求大增。

  供不应求格局下,今年2月国内钴价大涨。截止2月28日,钴价均价元/吨,较月初2月1日钴价均价元/吨上涨,涨幅8.78%。2月28日钴商品指数为.58,较周期内最高点.91点(-04-15)下降了17.72%,较年07月05日最低点69.84点上涨了.47%,(注:周期指-09-01至今)。钴价逼近历史高位。钴市行情上涨,即将登陆创业板的腾远钴业(.SZ)能不能受到投资者   钴需求保持韧性

  腾远钴业主要从事钴、铜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国内钴盐生产企业之一。公司的核心产品为氯化钴、硫酸钴等钴盐及电积铜。钴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合金、磁性材料等领域,铜则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制造、国防、建筑材料等领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金属之一。

  目前,电池行业用量超过高温合金行业,成为了钴的最大的消费终端行业。《中国钴业》季刊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全球钴消费为14.1万吨,其中电池应用为9.7万吨,占全球钴应用的68.8%。电池行业在未来会随着全球移动电子产品、新一代的电动汽车的增长而飞速发展,钴的电池应用在未来会进一步提高。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3.6GWh,同比累计上升2.3%。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38.9GWh,占总装车量61.1%,仍是占比最高的动力电池。需求增长预计保持较强韧性,-年复合增速预计为4.2%。中信证券预计-年全球钴消费量将保持10%的快速增长,到年增至23.6万吨。

  供给方面,钴未来供应增量预计将主要来自刚果(金)和印尼。年刚果(金)中资企业的产能释放高峰期已过,新增供应将主要来自嘉能可重启Mutanda矿和洛阳钼业扩产,后者将从年起贡献增量。印尼镍湿法冶炼项目伴生钴产量未来有望达到4万吨,年是产能释放的高峰期。年钴供应增量较少,预计行业将进入第三年供需紧平衡。同时由于疫情造成的物流不畅料将持续对钴的供应端形成扰动。

  因此,由于年供应端增量较少,需求端则同时受益于消费锂电、动力电池、合金三大领域的增长保持较强韧性。预计年钴行业将进入第三年的供应紧张,将催化价格向上。中信证券预计年钴价中枢有望运行在45万元/吨以上,较年抬升20%以上。钴价抬升将使得相关公司年业绩超预期。

  腾远钴业是国内钴盐龙头之一,将充分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钴需求大幅增长。年度国内硫酸钴总产量为4.39万金属吨,氯化钴总产量为3.52万金属吨,合计为7.91万金属吨;比较而言,公司同期钴盐产量为.58金属吨,占比为8.18%,是国内钴盐龙头之一。其中,硫酸钴主要用于动力电池三元材料前驱体,根据上海有色网的统计数据,年度公司硫酸钴产量占比为7%,居国内第三位;年公司硫酸钴产量占比为6.37%,年公司市场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搬迁新厂带来的短期产能影响。

  实际上,年,腾远钴业的业绩已经表现出强势增长,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29.22亿元,同比增长.1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0亿元,同比增长82.73%。

  盈利波动大,钴资源获取领先

  回到腾远钴业自身的基本面上,业绩方面,公司的营收较为稳健,净利润波动较大。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71亿元、17.39亿元、17.87亿元、18.11亿元,年-年营业收入相对稳定,年1-6月由于钴、铜产品价格、销量上涨导致营业收入爆发。同一时期,公司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1.14亿元、3.48亿元和4.96亿元,波动幅度较大。

  腾远钴业按产品种类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包括:钴产品、铜产品及其他。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生产的钴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2.66亿元、10.50亿元、9.92亿元以及11.6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58%、62.97%、56.95%以及66.55%,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公司铜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25亿元、5.67亿元、7.43亿元以及5.8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52%、34.02%、42.68%以及33.45%,为公司次要的收入来源。总体来看,年-年,公司钴产品销售收入占比逐年下降,铜产品销售收入占比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在于钴产品单价直至年二季度才企稳,此后一直在低位徘徊震荡。因此,钴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其收入占比逐年降低。

  钴、铜产品的营收规模上涨,得益于其销量增长。年至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腾远钴业钴产品销量折合金属吨分别为.10吨、.61吨、.54吨和.54吨,铜产品销量分别为.70吨、.48吨、41.47吨和.07吨,保持较高的销售水平。

  在智通财经APP看来,腾远钴业未来的利润来自于钴价格的弹性。而钴资源供给有限,在下游市场供不应求的格局之下,钴价格年上涨行情确定。公司能依托布局在刚果(金)的优势,以及开发多样性钴资源回收技术,或将在钴资源获取上占据领先优势。全球已经探明的钴资源储量是较为有限的,且全球钴金属资源已探明储量有50.70%集中在刚果(金)。年,腾远钴业于刚果(金)设立子公司,截至最新,公司子公司已经在刚果(金)取得两项探矿权和一项采矿权,并与其他优质矿区矿权持有人展开联合开发勘探合作。

  如何从“周期成长”跨越至“超级成长”?

  招股书显示,腾远钴业的募投项目,围绕腾远钴业主营业务展开,项目达成后,将有效提高其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三元前驱体生产线的建设,将实现腾远钴业对锂电池废料的循环利用,进一步丰富产品的种类,延伸产业链。据招股书,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腾远钴业拥有28项专利,其中8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

  而腾远钴业布局锂电池废料循环利用,或“落后”于同行。华友钴业已经具备处理废旧锂电池的产能,寒锐钴业也已经取得锂离子电池废料回收领域的发明专利,而腾远钴业此番上市的募投项目建成后才实现其对锂电池废料的循环利用,对比之下,腾远钴业对锂电池回收的布局似乎慢人一步。

  布局已然落后的腾远钴业,若要在市场上“超车”,除了手握更多资源之外,还要平衡甚至弱化价格周期波动对业绩产生的周期性,塑造承受降价的能力而并非涨价能力。华友钴业亦在此方面有所动作,公司从镍钴资源到锂电材料的一体化打通,企图走出“周期成长”。无论结果如何,至少给同行打了个样儿。而腾远钴业能否在钴价上涨行情获益之外,走出另一条熨平周期的路,收获确定性成长,投资者可以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